2023年10月24日,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在泰国曼谷召开“发展创新型港口,实现低碳和数字化未来”论坛,期间举行了2023年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PAS)颁奖仪式。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含旗下6个集装箱码头)荣获2023年“亚太绿色港口”称号。
据悉,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是国内首家多个集装箱码头联合参评的获奖单位。
以《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为纲领,全面推进智慧、绿色、低碳港口建设。近年来,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绿色交通发展战略,推动港口节能减排与绿色发展,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以创新驱动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022年8月,编制并发布《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绿色低碳发展规划(2022-2027年)》,明确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助推公司在绿色港口建设的大道上大步向前。
船舶岸电,践行“双碳”战略。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颁布海洋法特别指出对港口经营人提供岸电的明确的要求和规定。2015年起,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建成6座总容量24MW的高压变频岸电电源系统和37个低压船舶岸电插座箱,实现集装箱码头主要泊位岸电设施全覆盖,对接驳岸电的船舶实施优先作业。
清洁能源,打造绿色生态低碳港口。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通过搭建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进装卸设备电动化等多方位,实现港口设备电动化、在港船舶岸电化、能源供应清洁化、运行管理智能化,近三年,单箱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0%。
绿色智慧赋能,助推港口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海润码头为试点,启动国内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打造船舶作业智能化、堆场作业自动化、平面运输电动无人化的新一代“绿色+智慧”集装箱作业新模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码头智能TOS系统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相融合,构建起智能化的全物流链体系,实现“智能低碳”作业。
实施绿色港口建设标准化管理,参与绿色港口评价,提升码头绿色发展水平。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旗下海天、海润、嵩屿码头先后获评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新海达、国际货柜码头已通过2023年四星级“中国绿色港口”初审。
健全完善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减污降碳管理长效机制,打造海运低碳新标杆。2023年,海润码头《以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打造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海沧样板”》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第二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案例。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实力践行环保宣言。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每年组织开展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主题活动,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植每个员工的心中。同时,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宣传码头绿色低碳建设发展情况及节能环保措施、积极参与各类主题交流活动,提升绿色港口建设和管理水平。
“亚太绿色港口”是业界对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打造绿色一流港口的肯定。绿色发展已然成为集箱人行动的准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集箱人永恒的动力。未来,厦门集装箱集团将以打造零碳港口为目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嘱托,主动肩负起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主体责任,为助力厦门港绿色智慧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速奔跑,向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目标大步迈进。
【链接】
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GPAS),是2011年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提出的符合亚太地区绿色港口发展水平的认证和激励机制,为亚太港口提供了全面、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绿色港口发展指南,促进和激励亚太港口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亚太港口服务组织(APSN)是由中国领导人倡议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港口行业发展与合作的国际组织,成立于2008年11月。目前,APSN理事会员几乎涵盖了APEC所有经济体,包括中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8个成员。